或生或死
經文: 腓利比書 1:19-26
新冠肺炎疫情使很多人想到生死的問題。 最近我們對病毒的認識增加了,所以大部分人不覺得會因這病而死,但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確是不知道能不能挨得過去。 一些親朋慼友和弟兄姐妹也向我提過說可能過不了疫情。
有時候很真實地思考死亡,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。至少它提醒我們去珍惜我們所有的、思考生命中什麽才是真正重要的、也思考活下去應該做什麼。
腓立比書是使徒保羅在監獄裡寫的信。1 信中提到說他盼望事情有個了結。2 也許他並不完全知道最後的結果會怎樣,甚至不知道他會活還是會死,3 但他盼望凡事不叫他羞愧(或作不丟人臉),4 也盼望無論是生是死, 基督在他身上照常顯大。
關於生死的問題,他這樣形容:“對我來說,活就是基督,死就是益處(益處或作得著)。”(21節直譯)5
對“死去就是益處”,他的解釋就是與基督同在,好得無比(23節)。而“活就是基督”也有平行的解釋,就是與(腓利比)信徒同住,幫助他們,使他們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、又喜樂(24-25 節)。
所以我們發現,在面對生死的時候,保羅對活的考慮是如何為基督而活,6 如何對別人有益,如何幫助及建立別人。
但願我們也有同樣的信心:死是與基督同在;也有同樣的心志:活是爲基督而活,活得對別人有益,活著為幫助及建立其他人!
願主賜福你,願主使用你!
- 傳統的解釋多數認為這封信是在羅馬寫的,但現代很多學者認為寫作地點並不一定是在羅馬。這一篇文章不假設寫作地點在何處。 ↩
- 20 節的 “切慕”(ἀποκαραδοκίαν)和“盼望”(ἐλπίδα),用在一起時,常指期盼某些事情的終結,如羅 8:19–21。參 Peter Thomas O’Brien, The Epistle to the Philippians: A Commentary on the Greek Text, New International Greek Testament Commentary (Grand Rapids, MI: Eerdmans, 1991), 112–113. ↩
- 一些學者也指出,ἀποκαραδοκίαν 可用在正面或負面的期待,如史家 Josephus 也曾用此字來形容佔下風的戰士期待著箭射在他們身上,但也有很多解經家認爲切慕和盼望就是表示一個意思,即深切的盼望。 ↩
- 20 節 αἰσχυνθήσομαι, 原文是中間語式。 ↩
- “Εμοὶ γὰρ τὸ ζῆν Χριστὸς καὶ τὸ ἀποθανεῖν κέρδος.” ↩
- 上文。 ↩
Comments
或生或死 — No Comments
HTML tags allowed in your comment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> <strike> <strong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