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登山寶訓』系列後記和總結
不知不覺也已經將近一年的時間了,沒有更新這個網站。其實我還是在寫東西,但部分是英文的,對象也不同,所以就沒有把寫的東西放在這裡。最近會重新開始中文的寫作,但在開始新的題目之前,我想對『登山寶訓』再做一些補充的解釋,特別要指出聖經是神的話,在考慮上下文和背景之後,是可以很簡單的理解和實行的。
Continue reading →不知不覺也已經將近一年的時間了,沒有更新這個網站。其實我還是在寫東西,但部分是英文的,對象也不同,所以就沒有把寫的東西放在這裡。最近會重新開始中文的寫作,但在開始新的題目之前,我想對『登山寶訓』再做一些補充的解釋,特別要指出聖經是神的話,在考慮上下文和背景之後,是可以很簡單的理解和實行的。
Continue reading →在登山寶訓裡,耶穌提到了六個對比,或稱六個對立。我們之前已經個別看過那些對立。在這裡就做一個整體的總結。
因為視頻本身是個總結,所以這篇文是總結的總結,所以會非常簡短。
Continue reading →聖經記載耶穌說『你們要完全、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。』問題是,人真的能夠做到像天父一樣的完全嗎?常有人對一節經文和登山寶訓的一些教導提出問題,說聖經的教導,到底是不是人能夠做得到的。
有些人教導說這是可能的,就是說人可以做到像神一樣!可是我們畢竟不是神。。。。
經文:馬太福音 5:43-48 人活在世上,不知道能不能做到完全沒有仇敵。不管我們怎麼做,總會有些人不喜歡我們,或因為某種情形和關係,敵對我們。這會給我們增加了很多的煩惱,甚至苦楚。但是耶穌教導我們愛仇敵、為他們禱告、學習天父的恩慈。這是我們都必須學習的功課。 這次討論的經文,說到當時有話說,『愛鄰舍、恨仇敵』。愛鄰舍的出處很明顯,是引用利未記19:18。但是利未記的經文和內容都沒有提到恨仇敵,那麼『恨仇敵』的觀念到底是從哪裡出來的?耶穌時代或之前的猶太人到底怎麼解釋舊約聖經,才會產生『恨仇敵』的教導來?
Continue reading →經文:馬太福音 5:38-42 在上兩個視頻裡,我們談了登山寶訓在歷史上的一些不同的看法。我們也從上下文,包括舊約經文,來對『以眼還眼、以牙還牙』做個解釋,希望是個合理的解釋。在這個視頻我們會解釋一些經文的細節,也把一些細節和路加的記載比較,並且簡單的討論一下兩者的異同。
Continue reading →經文:馬太福音 5:38-42 舊約律法說『以眼還眼、以牙還牙,』但是耶穌卻說『有人打你的右臉,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。』這兩個教導之間好像有衝突。這個衝突應該怎樣調和?基督徒又應該怎麼做?是照舊約說的以眼還眼呢?還是照新約說的,讓人打了再打?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一節或一段的經文難理解,是因為我們把它抽出來單獨的解釋。這一節大家都很熟悉的經文,『有人打你的右臉、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,』也常常被抽出來單獨的講,所以才造成各樣的誤解。
Continue reading →經文:馬太福音 5:38-42 如果有人打你的右臉,你會不會轉過頭來,讓他再打你的左臉?如果你知道有人想偷、想搶、或想騙你的錢,你會不會把雙倍的錢送給他?這樣做這到底是不是主耶穌的教導?如果是耶穌的話教導,你會不會照著做?如果不是的話,那到底主耶穌教導的是什麼? 登山寶訓常被稱為基督徒行為的準則。主耶穌為他的門徒及今天的信徒立了崇高的標準。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許多人卻覺得一些的標準(或要求)實在是極度的高,像是正常人不可能做得到的。所以許多人會問基督徒一個問題:如果有人打你的右臉,你真的會轉過頭來讓他打你的左臉嗎?
Continue reading →經文:馬太福音 5:33-37 之前我們提過,當耶穌說『甚麼誓都不可起』的時候。他所禁止的,不是律法所允許的起誓,而是所謂的『廉價起誓』。從同時期的教導,我們可以推測出當時的『廉價起誓』的情形,大概會是這樣: 輕易起誓或背誓 不指神的名,但指其他東西起誓 耶穌對這個想法或做法作出了更正,也指出了更好的說話方法,使人可以信任我們!
Continue reading →經文:馬太福音 5:33-37 基督徒應該是誠實、守信、說話算數的人。身為基督徒,如果我們需要想辦法或用力去使人相信我們是誠實的人的話,那我們的誠實可能是很有問題的。這個問題就是主耶穌在登山寶訓的『不可起誓』裡所討論的題目。 從表面上來看,耶穌好像是直接向律法挑戰。
Continue reading →經文:馬太福音 5:31-32 感謝神,最近覺得比較有力量,又開始製作視頻。製作了兩個『論休妻』的視頻。而且最近也把稍微低清的版本直接放在這個網站上(使用低清版本是因為這個網站的蓄量有限),發現更多地方的人都可以看到了! 暫時還是沒有時間和力量來寫文字的部分,所以就先寫這個通告,放在這裡。以後有時間時會在寫一些資料,但是就算 寫了,也不會像視頻內的內容那麼多。
Continue reading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