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單靠食物 Not by Bread Alone (1)
經文: 馬太福音 4:1-11
因為網址用的是『不單靠食物』(Not Bread Alone), 我就以這個題目為第一篇文章.
人生活在世上, 總是有需要. 各個時期的需要也不一樣. 跟著需要而來的, 是各方面的追求. 有些追求也是人生的一部分. 作為基督徒, 我們一樣活在世上, 所以我們也和其他人一樣的有需要, 也一樣的會追求一些東西. 但是身為神的兒女, 我們應當時常省察, 不讓我們的追求大過神的旨意和計劃.
耶穌在世上時, 取了人性, 所以也會像人一樣的饑餓. 在第一個試探中, 魔鬼誘惑耶穌, 叫他把石頭變為食物. 但耶穌拒絕了. 他沒有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, 而忽視了神的旨意. 1
我們從這個記載中至少可以學到以下的一些功課:
要合適的處理生活問題,有平衡的追求
我們不需要講空話或唱高調, 說追求物質的東西就是不好. 耶穌也沒有說完全不靠食物, 而是說不單靠食物. 所以對我們的工作、 家庭的需要、專業技術的進深、興趣的培養、甚至我們適當的休息和娛樂, 我們都可以(也可說必須)不斷追求進步. 只要我們記得, 這些東西不是我們生命的一切, 也不讓這些追求, 高過神的旨意.
要處理次序優先的問題
生活的需要要解決, 但也不應該完全只顧生活的需要, 而忽略神的事情. 或是每次都因生活的事, 把神的事放在一邊; 或是每次我們的追求與聖經的教導有衝突時, 都是聖經應該讓步. 在這裡, 耶穌是因聖靈的催逼而接受試探, 2 也因受魔鬼的試探顯明他是神的兒子;3 所以經歷飢餓也是他必經的過程. 但魔鬼卻建議他使用他的特殊能力, 去解決飢餓的問題, 而避開當受的試探. 所以耶穌不肯, 因為他接受試探也是神的旨意, 也是他在世時必需經過的.4
要把神作為我們生活的中心, 而不是以自己為中心
在這試探之後, 耶穌還是要吃東西的. 但他並沒有為自己行神蹟, 餐餐都變出食物來餵飽自己. 在事奉和憐憫人的需要時, 他會行神蹟, 也曾餵飽五千以上的人, 四千以上的人.5 但那是為別人、為彰顯神的作為、也在那段特別的時期的特殊啟示, 使人認識神的兒子. 他是神的兒子, 也確能叫石頭變為食物, 但他沒有為了自己的需要而那樣做.
我們基督徒要學習把自己看得輕一點. 不要所有的追求, 都只是顧及自己的需要. 「我的工作、我的休息、我的娛樂、我的家庭、我的丈夫、我的妻子、我的孩子、我的金錢、我的投資、我的假期、我的感受….」 也應該多看看別人的需要, 也關心神國度的事情.
要負責任的, 在生活中正常的處理問題, 而不是不正確的喜好神蹟
魔鬼對耶穌 說, 如果他是神的兒子, 他可以行個神蹟. 耶穌是神的兒子, 可是他不肯行那神蹟! 今天卻有很多信徒特別喜歡神蹟, 甚至誇耀神蹟. 這並不是非常正確的.
比如說我們病了, 主可以藉神蹟醫治我們, 也可以藉醫生和藥物醫治我們. 兩個不同的方式, 但都是恩典. 不要強求, 也不需要覺得神蹟才算是更經歷神, 免得落入魔鬼的引誘裡
盼望我們從這段經文中, 得到一些提醒, 能更合適的處理我們生活需要的問題.
(但是主耶穌在受試探時, 引用申命記, 用以色列人在曠野 饑餓缺乏時, 經歷神的供應這件事, 所帶出來的信息, 卻是常被忽略的. 這一點我們在下文中再討論.)
- 因為耶穌的回答是「不單靠食物, 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」, 所以一般都會說, 我們活著不是單靠(或追求)物質的東西, 也要靠(或追求)屬靈的事情, 或者強調我們要多讀神的話 (這也許從耶穌引用舊約聖經有關). 這些教導都很好, 但似乎不是這段記載的主要目的. 注意耶穌並不是說他不想現在吃飯, 而想花多一點時間讀聖經, 所以主要的對比並不是食物對聖經. 饑餓本身沒有錯, 吃飯也沒有錯, 耶穌是神的兒子也沒錯, 他有能力把石頭變為食物也沒錯. 但如果把石頭變為食物, 就會中斷了試探的過程, 而經歷試探也是他在世上必須經過的. ↩
- 太 4:1 (平行經文 可1:12; 路 4:1) ↩
- 馬可福音的記載, 沒有詳細的提及試探的內容, 但卻是馬可介紹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的一部分. 其中提到先知的預言、施洗約翰的見證、聖靈的應證 (聖靈彷彿鴿子降靈)、天父的應證 (天上的聲音)、並耶穌被聖靈催逼到曠野接受試探.可見得馬可是要指出, 耶穌的受試探也是證據之一, 顯明耶穌是神的兒子. ↩
- 因此我認為這段經文的對比, 是追求滿足自己的需要和遵行神的旨意的對比, 而不是追求需要和讀神的話的對比. 固然第二個教導本身也沒有錯、也很好, 但在解經時我們還是要儘量去找出作者原來的意思 (original intent). ↩
- 太 14:15-21; 15:32-38 ↩
Comments
不是單靠食物 Not by Bread Alone (1) — No Comments
HTML tags allowed in your comment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> <strike> <strong>